第331章 329【雷霆之势收购】_从港岛开始发家
偶尔小说网 > 从港岛开始发家 > 第331章 329【雷霆之势收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1章 329【雷霆之势收购】

  陈延骅以及南丰纺织公司在香江纺织、制衣行业的威望很高,以后或许在纺织工厂地皮的收购或者联合开发上面碰到。

  李文迪觉得彼此有竞争是好事,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恶性竞争就算了,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和负担,所以他提前提醒陈延骅:我们不是敌人,可以继续合作。

  “李生说的是,以前的恩怨早已消失,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陈延骅的南丰投资公司虽然积攒了不少地产经验,但对长新集团来说不过是个新人,要是被长新集团为难,南丰投资公司会非常的难受。

  两人继续商量着4个项目的拆分销售事宜,都想要尽快完成资金的回笼,进行下一个项目。

  与陈延骅商量完毕,李文迪没有立刻离开半岛酒店,而是来到了另一个包间,约见之人已经到了。

  “陈生,不好意思!我迟到了。”李文迪向坐着的陈德泰抱拳道歉一句。

  陈德泰不敢托大,站起来笑道“不是李生迟到,是我早到了。”

  “实在抱歉!”李文迪与陈德泰相邻坐下,“陈生你在电话提起沙田市镇住宅地皮是打算如何合作?按照如今市面的规矩还是陈生另有方案?”

  陈德泰的眼光是一流的,在沙田新市镇被提出的时候,大昌地产公司便开始从沙田入海口附近大量收购原住民的住宅基地以及农田,在前世建成了新都广场等大量的物业。

  这些物业在81年陈德泰去世以后,成为了大昌地产公司的支柱之一,不然大昌地产公司要跌出中型地产公司的行列。

  所以,李文迪认为陈德泰未必是想采用市面上的五五分账方式。

  “李生不愧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居然这么简单便看出了我的心思。”陈德泰笑道“没错,我的合作方案是住宅地皮按照五五分账的模式,但是规划中的商场店铺要归大昌地产公司所有。”

  “至于写字楼,要全部归大昌地产公司所有,大昌地产公司另外支付长新集团3成的利润,而工业大厦,则采用六四分成的模式,长新集团占6成利润。”

  “我猜想大昌地产要建造写字楼的地皮不多吧?”李文迪还真对大昌地产公司在沙田一带的地皮面积不是很了解,不过对陈德泰的为人颇为清楚。

  陈德泰是個厚道之人,不会让李文迪吃亏太多的,不然李文迪也不可能答应这些合作要求。

  毕竟李文迪参股的沙田填海项目可以为他赚来大量的利润。

  如果不是大昌地产公司在铜锣湾与希慎兴业公司的合作项目,牵涉大量的资金,陈德泰不太可能找上李文迪。

  “按照现有的计划,只有一幢大厦,占地面积在3.8万平方尺左右,预计楼面面积有57万平方尺。”陈德泰如实的说道。

  其实仔细算起来,彼此得到的利润基本是五五分账的数目,只是换一个名目而已。

  如果57万平方尺的大厦放在中环、湾仔,都是可以有200万每月的租金收入,然而在沙田新市镇,建造商厦确实差了点意思,似乎不比工业大厦好多少。

  李文迪对这样的大厦没有丝毫的兴趣,他连上环次一点的大厦都看不上,别说新市镇的大厦。

  看样子,陈德泰非常看好沙田新市镇的前景,不然不会想持有这个地方的大量物业,李文迪隐隐觉得陈德泰想让这些物业成为大昌地产公司的主要收租物业。

  “好,我同意,按照陈生说的合作方案来。”李文迪微微笑道。

  他对沙田新市镇的发展前景太了解了,商厦是没有多少发展余地的,反而是工业大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铺面就不要说了,有第一城在,肯定是受欢迎的。

  “那我过几日让人到长新集团签约。”陈德泰说道“经过我们收购国泰投资公司股份一役,太古洋行抓紧对国泰投资公司的私有化,现在已经增股到了95%,还差5%完成私有化了。”

  李文迪微微一愣,有些搞不懂陈德泰说这话的意思,这不是之前已经有所预测了吗?

  陈德泰接着说道“听说太古洋行的人和怡和公司高层来往密切,李生还是注意一下为好。”

  李文迪瞬间听懂了陈德泰的意思,是担心两大洋行联合起来对付长新集团一系,他稍稍一想,笑道“置地公司正在大举开发薄扶林一带的地皮,企图弥补损失,太古洋行有些威胁,不过他们仅仅在航运和现金上能搞事,其他的应该做不了什么。”

  对于李文迪的自信,陈德泰摇了摇头“李生,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得罪了太古洋行,别人报复回来是一定的。”

  李文迪对陈德泰的苦口婆心点了点头“好,我会注意的。多谢陈生的提醒!”

  很快,李文迪私人旗下的建丰制衣投资公司宣布接受长新集团公司的收购,承诺暂时不会改变该公司以及旗下公司的管理层人员结构。

  何琪君本人依旧是建丰制衣投资公司的执行董事,对公司高层享有控制权,至于和丰企业公司,虽然没有撤掉赵雅芝的管理权,但是那些管理层人心惶惶,担心有人会空降下来,代替他们的位置。

  直到李文迪现身和丰企业公司,那些人才稍稍安心。

  这也是李文迪想要得到的效果,震慑一下这群宵小。

  私人账户进账2000多万,李文迪的心思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他思量了许久,决定对九龙巴士公司发起收购,原因有三:长新集团的地皮开发消耗很大,需要及时补充土地储备;这场收购战拖延的时间太长了,一旦让雷绝坤掌握大量股份,对他来说是一次失败;新界地区蓬勃发展,九龙巴士公司的可以替长新集团控制更多的地皮。

  新鸿基证券公司

  李文迪阅览着胡锦衍搜集而来的九龙巴士公司资料,上面显示雷绝坤已经持股32%,与李文迪持有的16.8%相差15.2%,几乎是一倍的差距。

  加上雷绝坤在九龙巴士公司盘桓多年,比李文迪这个外来人更加有威望,感觉比之前的收购案更有挑战性了。

  “现在的股市散股不多,仅有300多万股,占比5%左右。”胡锦衍分析说道“全部收入囊中,李生你的持股是22%上下,与雷绝坤还差10%,想要更多,只能联系那些九龙巴士的股东,如此又会惊动雷氏家族。”

  惊动雷绝坤,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在此之前必须握有足够的股份,便可以让雷绝坤产生退却之心,更方便李文迪掌控九龙巴士公司。

  “胡生,先慢慢暗购,同时帮我打听一下,九龙巴士公司第二大股东邓肇坚家族是否有出售股份的意思,至于谭焕堂家族和林铭勋家族,都打听一下吧。”李文迪说道,这三个家族都是九龙巴士公司的创始人家族,手里握有不少的股票。

  “邓肇坚家族与雷氏家族多有争执,或许是个一个突破口,拿下他们19%股份,应该不会太难。”胡锦衍沉吟说道。

  自从接受李文迪的私人证券业务以来,胡锦衍将李文迪的持有股票都研究了个透彻,知道李文迪必然对九龙巴士公司下手,所以他对九龙巴士公司做足了功课。

  几日之后,胡锦衍打来电话,称邓肇坚家族手上的19%股份已经被新鸿基地产公司收购,而且新鸿基地产公司现在正与谭焕堂家族商量股票出售的事宜。

  挂断电话之后,李文迪叹了口气,郭德胜也不是什么厚道人啊,明知道他对九龙巴士公司下手了,还插一只脚进来,这不摆明了想抢九龙巴士公司的控制权嘛。

  十几分钟过后,李文迪接到前台的电话,汇报说新鸿基地产公司的主席郭德胜想要拜访他。

  李文迪自然是友好又热情的接待郭德胜等人,两人在沙田新市镇项目上还是有合作的,暂时没有必要为了一家九龙巴士公司翻脸。

  “李生,别来无恙!”郭德胜一进门便打招呼,脸上笑意很灿烂。

  寒暄过后,开始进入正题。

  “李生,实在是不好意思!九龙巴士公司是你先看上的,我是个后来者。”郭德胜将里面的隐情说了出来,道“我与邓肇坚家族交好,虽然邓氏家族是九龙巴士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但是早已大权旁落,主要是雷氏家族做主。”

  “李生又对九龙巴士公司发起收购案,吓得雷氏家族一直寻求控股九龙巴士公司的机会,邓氏家族手里的19%股份自然是雷氏家族的心头好。不过邓氏家族不想让九龙巴士公司落入雷氏家族的手里,又没有门路找到李生,所以找我接手了。”

  “李生要是迫切需要这19%的股份,新鸿基地产公司愿意鼎力相助,帮李生控制九龙巴士公司。”

  郭德胜说的好听,很明显是盯上了九龙巴士公司这块肥肉,现在咬上不想松口了。

  “哈哈!!有郭生和新鸿基地产公司协助,九龙巴士公司手到擒来。”李文迪话锋一转,表情严肃说道“我们如何划分九龙巴士公司呢,郭生?”

  “先来后到啊,新鸿基地产只是应好友之约而已,不会与李生抢夺九龙巴士公司。”郭德胜还是希望李文迪能公道分配利益,而不是直接索要。

  “九龙巴士公司的地皮开发由我们两家公司一起来吧,利润由九龙巴士公司占50%,我们两家各占25%,郭生觉得如何?”李文迪耍了个心眼,以后可以从九龙巴士公司的利润上分红更多。

  郭德胜也是商场老狐狸了,当然清楚李文迪的心思,不过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好,那就多谢李生了。”郭德胜笑道“李生再收购一个10%,我们可以联合控制董事局。”

  “嗯,那我这边对九龙巴士公司发起收购。”李文迪点点头。

  第二天上午,李文迪便让新鸿基证券公司对外宣布九龙巴士公司收购案,以6元每股展开收购。

  雷绝坤有些惊慌失措,这消息完全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他完全没有时间准备,不过他还是让九龙建业公司也公布的收购方案,与李文迪打擂台。

  股民自然欣喜,他们最喜欢这样的收购战了,他们可以大赚一笔,于是前来新鸿基证券公司登记的股民很少,第一天仅仅收到了90万股股票,占比1.5%。

  李文迪亦是无可奈何,只能一边提高收购股价,一边联系九龙巴士公司的其他股东。

  胡锦衍帮忙联系到了林铭堂家族,这个家族手上持有九龙巴士公司4%出头的股份,虽然与目标值相差甚远,但也是一个选择。

  于是,李文迪开价以8元每股收购林铭堂家族的4.2%股份,消耗资金2016万元,持股量提升到了24.3%,成为九龙巴士公司第二大股东。

  而雷绝坤也不甘示弱,从谭焕堂家族手里收购了7.8%的股份,持股量接近40%,与李文迪联合新鸿基地产公司的持股量相差不大。

  双方实力有点陷入僵持的趋势,很快新鸿基地产公司在李文迪的谋划下,当中宣布持有九龙巴士公司19%的股份,并表示支持李文迪入主九龙巴士公司董事局,成为董事局主席。

  这消息一出,雷绝坤欲哭无泪,他如何能阻挡两个大亨的联合收购,所以萌生了退却的想法,毕竟现在股价还高,可以赚到一笔不错的利润。

  要是迟一些,等李文迪和郭德胜持有足够的股票,他的股票只能砸手里了,还要受到两人的董事局挤兑。

  不过掌控九龙巴士公司多年的雷绝坤还是有些不甘心,他又在想着要不要拉拢其他人进场,或许可以改变局面。

  李文迪放出大招,以8元每股的价格更新收购,同时宣布再收购4%左右的股票便停止收购。

  这下子股民开始如潮水般涌进新鸿基证券公司,登记出售九龙巴士的股票。

  因为他们知道,收购案一旦结束,别说8元的股价,恐怕连6元的股价都未必能保得住。

  而李文迪的那些敌人们刚想进场为难李文迪,便听到了收购完成的消息,只能黯淡收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eli.org。偶尔小说网手机版:https://m.oeli.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